close

 

熵(entropy),指某些系統中,隨機、不規則、無序與混亂的程度。宇宙經歷大爆炸後初期,是維持在一個低熵的狀態──換言之,是秩序,是有序,是規則。

 

「起初,神創造天地。地是空虛混沌,深淵上面一片黑暗;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。神說:『要有光』,就有了光。」六天的時間,天和地,以及萬象,各從其類,神,或有一股未可知的力量,從混沌中建立了秩序。神,看為好的。

 

但是,熱力學第二定律是如此悲觀的覺察到:熵總是隨時間流逝而不斷增加。也就是說,一切注定越來越混亂,越來越無序;破鏡不能再圓;人的外在總是日漸朽壞。宇宙在起初的低熵狀態,漸漸不可逆亦注定的朝向高熵值而去,有朝一日,宇宙的熵值將攀至頂峰,屆時,一切將只剩死寂,什麼也不會存下。

 

熵,可以描述宇宙的神祕狀態,將之偷渡來隱喻或象徵人類生命某一核心的特質,亦無不可。我隱約的相信,人類身為宇宙的微渺一員,亦擁有如熵一般的命運──人類的本性總是無可避免的朝向或處於熵值高的狀態:無序、不規則、混亂、任意才是生命的原始樣態(看看嬰/幼兒吧)。但,不知怎麼的,僅管人類並沒有參與策劃建立宇宙的秩序(低熵值),卻因為是被策劃中的一部份,那個我們光年之前的低度熵值絕對理型(借用柏拉圖的理型論),被刻意的植入人類的基因圖譜中。

 IMG_1430  

於是乎,在高熵值的原始生命能量之外(亞當夏娃吃了禁果,展露人類擁有破壞秩序的驅力),人類總是會渴望朝向那個低熵值的起源而去(重返伊甸園)──秩序、規則、條理。你可以稱之為文明、文化、社會規範的那些指涉。只是,如果人類的原始狀態注定是高熵值,只能越來越混亂,單憑著一己之身與力,就只能在無序的狀態中無限輪迴,最終崩壞塌陷。而此時,或許也就是那個被刻意植入的,對低熵值的想望,開始催化(我想到的,特別是音樂,它其中潛藏的規律與和諧,如此才和噪音有所區別)。這個神祕的種子,讓人類漸漸領悟,勢必要憑著外力,某些超驗性(transcendental,超出自身理解與經驗的)的什。麼,才有辦法抑制人類與生俱來的高熵值特性,朝往秩序邁進。

 

小小孩向環境習得語言,為的是能參與語言體系(任何系統本身即是秩序)。唯有如此,他才能與外界溝通,脫離啞巴吃黃蓮的苦境,不再造成混亂。在未受調教過的藝術領域裡(如舞蹈或繪畫),甚至是日常生活中的每時每刻,生命原始的高熵值會湧現;然而,在某一些基模(從孩子遊戲中看見『基模』(Schemas) )中,又會不經意的流露出人類對低熵狀態(各從其類、秩序)的欲望。

 

成人對孩子而言,就是那個超驗性的代表。他們總一再的想模仿成人,或許是那神祕的種子冥冥中驅策著他們,進入秩序的世界。(基於這樣的想法,我因此並不將孩童特別視為某種較高貴的生物;在很多時候,他們常常是處在高熵值的毀滅狀態中而不自拔──別忘了失樂園是誰造成的)

 

對成人而言,那個超驗性,那個能幫助我們收束某些高熵能量的力量,或是能幫助成人進入不再混亂而較有秩序的低熵狀態的力量,我無可避免的會想到宗教,或是各人堅守著的信念與價值。

 

倘若高熵狀態是生命的本質,那麼任憑己意並沒有不對,生命本質就是混亂,凡事都可行,不過是自然的展現。然而,能夠與眾不同的,能夠被分別出來的,是那些認識到生命混亂本質,卻要力抗那混亂。他知道凡事都可行,但要做那有益處的。誠如《梅岡城故事》(To Kill a Mockingbird)一片中,主角的律師父親是位神槍手,他卻沒有濫用這樣的能力,去私下「解決」掉那些白人無賴。又或是在《性愛成癮的女人》(Nymphomaniac)中,導演透過女主角,說出了「明知自己有戀童癖卻從未付諸實行的人,其實更值得我們頒獎表揚,因為他們為此勇敢地壓抑自我的本性與情慾,作出了一般人無法做到的犧牲」如此讓我印象深刻、驚世駭俗卻不無道理的同情。

 

可為而不為,凡而選擇抑制混亂的驅力本性,導向低熵秩序之途。對無能者如我,是了不起的事。

 

也就是在明白憑藉人類己力終將很難不一直塌陷在混亂中,認知到超驗者的必要(列維納斯巨大的他者臉龐悄然現身),認知到向「善」(若很拙劣的先將低熵與善視為同義)的動力只能首先從超越我自身的「它」而來(因為那本不是生命的本質)。也才能明白自身的有限。明白有限,才能思索接下去的仁愛、喜樂、和平、忍耐、恩慈、良善、信實、溫柔、節制(加 522,才能避免自我中心,避免以人類為中心。承認超驗者施加於我,將不可逆的高熵狀態朝向低熵的秩序去努力,是謂倫理的生發之處。

 

 

在西方將知識論高舉為第一哲學的數世紀後,面對日益混亂的宇宙,能夠稍稍止緩這樣的混亂,或許只有好好思考、實踐倫理關懷。

 

願我們都能覺察到內在性的高熵與超驗性的低熵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hughandamy 的頭像
    hughandamy

    蛋家四口

    hughand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