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1 這些是大原則方向的討論,針對蛋家的情況所做出的概論,不見得適用在你身上。

2. 既然是大原則與大方向(方法論),因此不談論對待嬰/幼兒的方法與技巧;若你覺得此篇的方法論概念不錯,則父母必須自己思考合適自家環境與個性、孩子氣質、發展、年齡的回應方法

3. 本文的實際小人範本年齡為九個月兩歲半,所以多是針對他們的發展而撰文之。(就是不要盲目的對號入座)。

4. 由於父母是基督徒,所以教育的想法有融入一些信仰概念。

 

上完兩日的共學課程後,其實內心擺盪(或是,錯亂)了好幾天。照爸爸的說法,是「我跑到反向的那一邊去辨證」,他倒是挺放心,媽媽最終會辨證回來。
 
 
對,沉潛之後,我確實又回到原本的軌道上,雖然有幾天的混亂,不過能夠站到另一邊去思考,真的會讓自己更看清前方的路。但首先,你必須是要一個習慣思考的人。這對我比較不構成問題,因為過去的學術訓練,讓我明白世界的多樣面相與社會規範背後的種種假象,但是本篇所觸及的內容,還多限於「家中的規矩」,並無牽涉到太多「社會規範」。這一點我很讚同小寶爸所言:「這是個不尊重人的社會」,所以我本來就對「社會規範」持高度懷疑態度,甚至抨擊。
 
 
我想就百歲派育兒法、RIE(Madga Gerber's Your Self-Confident BabyJanet Lansbury的眾多文章)、與親子共學做一個連結。
 
 
首先,回家後,我思考尊重和放縱(課程中並無答案),思考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不恐嚇,難道就等於沒原則、沒界線?好像一旦把「尊重」孩子放入生活中,就淪落成「任憑」、「放任」、甚至是「討好」。這是我看到的盲點。
 
 
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不恐嚇,並不和「原則」、「界線」相衝突,更甚之,面對嬰/幼兒,少了「原則」、「界線」,更是「不尊重」他們的一件事。怎麼說呢?
 
 
所謂「尊重」,很粗略的說,應該建立在「清楚明白對方的真正需求,然後滿足那個真正的需求」。無論是百歲的丹瑪醫生,或是RIE的Madga Gerber,都有強調嬰兒所需要的日常「規律」--規律的作息、環境,因為嬰兒初到這個世界,一切對他都非常的混亂,他需要的,是一個溫柔、堅定、權威的角色,在他還不成熟的時候,傾力幫助他在這個混亂的世界中理出秩序,有了這樣的秩序感,才有可能發展出安全感,進而有機會「成為他自己」。

 
一如上帝是世界的權威,在起初的一團混沌中,把萬物分開,使其有秩序,各司其職,成為美好的樣子。。為了讓世界成為世界的樣子,衪這個權威的角色,就是在保護世界,讓世界不被毀掉;同樣的,上帝造人,為了不讓人把自己毀掉、讓人陷入混亂中,幫助人能成為他自己,上帝的權威(話語)就有其必要性,好來保護人。

 
於是,在嬰兒時期(暫且粗略的界定在「獨立自我大爆發期之前」),我們就要協助寶寶,在安穩少變動的環境中,建立規律--何時吃、何時睡(怎麼吃?怎麼睡?則是另一個大議題,在此不談)、何時玩。對許多人而言,這聽起來簡直是軍事化管理(噗,至少我老爸是這樣形容XD),但是這正是這個時期寶寶所真正需要的!唯有在這樣的規律中,寶寶才有辦法感到安全,這樣的安全感與信賴,我相信是才是邁入下一個階段的基石。有時候,我看到太多太多的幼兒(進入所謂「第一個叛逆期」),情緒不穩,不諱言,是跟從小成長的環境和父母的對待方式有關--在他尚未和世界建立起一定的安全感時(生活總是不規律,總是處在變異中),卻又要進入另一個發展期,他怎麼能不混亂?明明已經處在狂風暴雨之中,父母卻忘了要成為讓他可安心的大船或避難所,反而推波助瀾。
 
 
因此,對於嬰/幼兒,大人需要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(而不是孩子「想要」什麼),然後替還處於混亂中的孩子做出正確、合適的決定(可以稱之為原則、界線、權威,you name it,目的就是減少那些孩子還無法處理的混亂),而不是讓尚未有能力的孩子自己負責做決定。對我來說,表面上好像是尊重孩子,但實際上叫「不負責任」,叫「放縱」。
 
 
孩子與父母想法有衝突時,要先檢視孩子的想法是什麼,若這想法是會毀了他自己,或者把他帶向更混亂的處境,這時權威、界線就要適時的出現,幫助、引導他不要把自己毀掉,讓他成為他自己。(但沒有人說,權威就一定要打要罵)


凡事都可行,但不都有益處。凡事都可行,但不都造就人。(林前 10:23)

 
此處的重點是:權威(原則、界線)的想法與動機為何。權威(原則、界線)應該是比較中立的東西,關鍵是背後的思維/思考方式。換言之,我們首先要確認權威或原則或界線(蛋爸稱之為方法論)的依據--例如,我的方法論,就是將孩子視為「人」(從嬰兒開始),協助他成為「人」的樣子,像上帝創造那樣。而不是將孩子視為「物品」。從這個點出發去思考,在實際回應孩子的方法上,就不會太離譜。而也就是站在這樣的思考點上,我會去找出有沒有什麼教養方法,也是以「人」、「尊重」、「不打罵」為出發(所以就找到RIE),畢竟,實際做法,是需要參考他人的例子,孤軍奮戰是不可能的。而什麼時候該有原則、界線,請父母多做功課跟觀察孩子。通常教養書的方法只能跟你談「單一事件」,但是方法不能僅看行為本身,必須回到事件/行為的「脈絡」來思考,這也是為何會有千百種「方法」。

 
若不思考/重視方法論,只一昧盲目的採用各種方法,最終只會弄巧成拙,東施效顰,把我們跟孩子毀掉。所以才要強調,父母要有批判思考的能力。

 
尊重孩子不是因為憐憫他,順從他,放任他,而是要幫助他回到上帝的樣子,走在上帝的心意之中。所以若父母尊重孩子的方法,沒有背後深思熟慮的方法論,或是尊重的方法背後其實是以放縱為出發,這樣並沒有比較好。當孩子還沒有發展出一定程度的控制力/自制力,父母就給予過多的自由,就像放任孩子開大車一樣,只可能會毀掉他,並沒有幫助他。


 
最後分享Magda Gerber對父母的一些話:
 
1. 當一個[讓孩子]安心的爸媽;勿太死板不懂變通(feel secure, but don't become rigid)。
 
2. 包容、接納孩子(各階段的發展或狀況),但要立下界線。
 
3. 隨時當孩子的靠山,但不是當直昇機父母。
 
4. 有耐心,但也要忠於自己(的需要與情緒)。
 
5. 對孩子的要求:清楚了解孩子的能力、做出「一致」的要求(be realistic but consistent in your expectations)
 
6. 勇於站在新潮流之外
 
7. 給孩子跟自己「優質時間」(quality time)
 
8. 先懂得尊重自己,然後才能給予孩子所需的等同尊重。
 
(from Your Self-Confident Baby, pp. 59-60)
 

(或許讀起來有點凌亂,不過我只想先把想法記下來,因為一定很快就會忘記><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ghand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