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再分享今日的反省;謝謝爸爸特地請假跟我們來上課。

  

 

別想要當完美媽媽,就不會期望自己的孩子完美。(操煩那麼多衝蝦米啦)
 


想要跟小寶爸一樣「無為而治」,首先要非常了解你的孩子,不然只會天天做惡夢。
 
 
 
在脫口而出「不可以」之前,請先好好觀察孩子(前提是沒有立即的生命危險。安全第一)到底想做什麼。
 
 
 
動作快於(大於)語言的年紀:小女生約一歲半開始,小男生約兩歲。這種情況大概會維持一年,常會發生許多推擠的動作,那是因為孩子還不知道該如何用語言「說」,但其實他的肢體動作就已經傳達出訊息(可能推人是因為有人擋住路之類),所以這個時期,大人需要跟緊孩子,一方面是「看清狀況」,另一方面是幫助孩子「說」出他的肢體語言(沒有看清狀況就沒法「說」),或是幫孩子擋下可能受的肢體傷害。等到孩子的語言發展成熟,這種狀況就會降低。所以,父母在責備孩子之前,必須要先了解各年齡孩子的發展狀況,很多時候只是孩子在該年齡本來就會出現的狀況,但大人卻不明究理的責怪孩子。所以共學團有分0~3歲,與3~6歲。
 
 
(今天很多的觀念和 "育兒的通關密語" 很雷同。RIE也強調大人要先理解孩子各階段的發展過程,避免做出許多不合宜的要求。而更大的重點是:等。而且,三歲好像是個里程碑 XD)

 
 
要幼兒遵守他的承諾(例如:你明明上一秒才答應要___,怎麼現在又反悔不認帳)。遵守承諾是高度社會化的行為(跟用餐禮儀一樣),別把這種可能成人才發展出的能力套用至幼兒身上,只會搞得灰頭土臉。 
 
 
 
應該把孩子教育成:將3C商品視為日常用品之一而已,因為這是擋不住的潮流,與其禁止,更應該思考如何「導向」。若孩子常吵著要玩3C商品,父母該檢討,是不是因為孩子沒有其它他認為「有趣」的事情做。通常孩子覺得有更吸引他的事情,就不太會沉迷於3C商品中。若孩子覺得無聊,你叫他出去玩,那,誰陪他出去玩?(對,問題又出在大人)
 
又,通常大一點的孩子才會開始喊無聊。無聊又如何?為何一定要「塞滿」孩子的時間?(這一點又和 "育兒的通關密語" 中結尾提到的 「無聊只是想法蹦出來前的醞釀時期(有時則是創造力的泉源)雷同」。
 
孩子雖然喜歡有人陪著玩,但是獨玩的能力也很重要(因為這部份我家的做的不錯,所以就跳過。對,我是那種完全不會幫孩子填滿時間的老母,而採取孩子自主遊戲的態度,然後你就觀察著孩子自己想出各式各樣好笑的娛樂。可參考 "不要再煩寶寶了"、"寶寶的玩具革命")

 
 
不介入孩子的遊戲。孩子有孩子的遊戲規則,大人有大人的,沒有人說遊樂設施到底該怎麼玩。
 
(關於不介入(或介入很少)孩子遊戲--包括爭奪玩具--這一點我很認同。請參考 "分享/輪流/不要碰.....有礙學習的玩伴遊戲規則"。而共學上課第一天我就活生生看著哥哥跟另一個姊姊,為了要玩同樣的玩具,兩個一直上演你拉我扯、你追我跑、尖叫大吼的戲碼,因為我一邊要顧著很想睡覺的弟弟,無法全心全意顧到這個衝突,僵局維持了快十分鐘,待我一回神,兩個小童竟然自己玩起丟球的遊戲!我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,只能說,不打不相識?)
 
 
但令我比較意外的是,小寶爸提到「誰說玩溜滑梯一定要從樓梯上去然後溜下來?」他的意思是,孩子都會發展出自己的遊戲規則,他還沒碰過,因為從滑梯衝上去,而因此孩子相碰受傷的狀況,反而因為這樣的規則,孩子會注意到遊戲中的其他人。另外,他去參觀巴黎解構公園的溜滑梯,下頭是舖滿了沙子。據他所知,台灣大概只有兩座(還三座我忘了)溜滑梯底下是舖沙的(天母運動公園跟自來水博物館),為什麼公園的溜滑梯不舖沙而要舖塑膠墊(氣溫高時甚至還會產生有毒物質),因為「小孩子會丟沙啊」。他說:沙。不。就。是。要。拿。來。丟。的。嗎?種了樹不准人家爬,舖了沙不准人家玩?什麼道理?

 
 
那麼,若碰到其他持相反意見的家長(認為玩溜滑梯就應該要從樓梯上去啊),小寶爸認為,我們更應該要站出來,問對方:為什麼?
 
「因為本來就是這樣啊」--「本來」是什麼?
「因為約定俗成,『大家』都這樣啊」--「我」就不這麼認為啊。
(蛋媽希望我的表達有突顯這個問題的核心)
 
 
在這個社會中,大家有各自不同的意見,我們要學習的,應該是在你和我相左的意見中,溝通協調找出一個大家都覺得行得通的辦法。而不是我配合你,或你配合我。衝突本來就是常態,摸頭故作和諧才是非常態(試想,西方文學的起源,就是以戰爭為主題啊!而在離開伊甸園後,不就馬上發生了第一樁流血殺人事件?)

 
 
個人和團體的地位是平等的;沒有人應該為了要加入團體而委曲求全。
 
 
 
在面對孩子「借玩具」被拒絕的時候也是如此。通常被拒絕一次,我們就會轉身離開(我自己心裡先舉手..........),不!我們應該要想盡辦法溝通,問為什麼;如果被拒絕一次就離開,我們就是在教孩子「退縮」。(噢我被打得眼冒金星)。
 
小寶爸舉了例子:一次小寶跟對方第一次借東西不成,小寶不放棄,繼續追問:為什麼不借?(天啊我從來不知道還可以這麼做!)對方說:我不認識你。於是小寶就開始淘淘不絕的自我介紹 ^^。而這個「自我介紹」的妙招從何而來?原來是有一次有陌生的小朋友也想玩小寶的玩具,小寶不肯。小寶爸這時就化身為另一名小朋友,問小寶:為什麼?
 
小寶:不認識。
小寶爸: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?幾歲?住哪裡 etc...
小寶仍不肯借。
小寶爸:為什麼?
小寶:又沒一起玩過。
小寶爸:(心裡OS:你不跟人家玩,怎麼一起玩過啦)XXX,你有帶自己的玩具嗎?那你把你的玩具拿來這邊(小寶旁)玩。
於是兩個孩子自行玩了一陣子之後,就開始交流啦!
(噗,我需要這種想像力跟創造力!!)
 


跟孩子說話:這句話我想大部份爸媽都聽過,但我今天才確認,我「明白」這句話的整體意義。當孩子還是嬰兒時,我們跟他說話,除了刺激語言發展,也在教他認識這個世界的名稱。然後,等孩子到了學步兒時期,開始想獨立了,我們更要跟孩子說話,這不僅是和語言發展有關,我想,更重要的,是透過「真的和孩子說話」,來成為協助孩子成為獨立的個體。
 
 

怎麼說呢?舉例而言,常常幼兒都會想要試試新的事物(在沒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),但是我們很習慣用大人的規範來跟孩子說「可以」、「不可以」(監督者),比較少站在孩子的立場,跟孩子一起想,我們該怎麼一起努力,來完成你想完成的事(協助者)。像今天,哥哥想試著攀爬溜滑梯的圓形支柱(就像巨大版圓木的疊疊樂,只是中間有空隙讓手腳攀岩。對啦,反正就是需要像攀岩那樣才爬得上去),我知道他目前能力還不會,甚至有危險,但我還是用語言一步步指導他,可以怎麼做(把腳怎麼放,手該怎麼拉),而不只是「不可以」(因為覺得危險)或「好」然後就沒理他。
 
 

處理玩具糾紛也是一樣的概念。站到孩子的角度,和孩子一起想辦法,協助孩子說話,我相信,終有一日,他們才可以自己獨立出去(對,小寶爸說,從小寶四歲開始,他就再也沒有需要處理遊戲糾紛,孩子都會自己喬好)。僅是跟孩子說「不可以」、要一起玩、再玩五分鐘就換弟弟....是很快的方式,但卻沒跟孩子「說話」。





後記:今日哥哥對玩具的處理讓我很吃驚。因為昨天他不斷被拒絕、阻止,在當下非常的失落痛苦。今天不知道是肚子有吃飽一點,還是已經開始知道同儕間的相處模式,他自行發展出的溝通手法讓我嚇一跳。
 

看到妹妹騎著三輪車,上前想坐。我請他問妹妹,當然被拒絕。僵持幾秒後(媽媽還不太熟練該如何跟哥哥溝通被拒絕後的做法),哥哥突然冒出來:我可以跟妹妹「一起坐」嗎?(媽媽內心大驚,靠,你自己想出那麼妙的方式嗎?)再度被妹妹拒絕,又僵持。哥哥於是再問:我可以「推」嗎?(三輪車後面有大人可操控的把手),這中間我只有重複妹妹的拒絕,然後問哥哥:還是你要在旁邊看?他自己卻提出了兩個方案(完全是我無法想到的),讓我見識到孩子「解決問題」的能力。雖然還是又被拒絕,但這次哥哥就沒有昨日那麼明顯的情緒起伏,有不開心,但就跑掉自己去玩其它東西。


孩子,我們一起努力吧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ghand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