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Desire is the wish to consume. To imbibe, devour, ingest and digest—annihilate. . . . [Desire] is a compulsion to close the gap to alterity, … Desire is an impulse to strip alterity of its otherness; thereby, to disempower. (Zygmunt Bauman, Liquid Love, p. 9)

 

當我站立在當下,回首望向不過幾個月與孩子的戰火連天,那些碎礫殘墟,都要尖銳著成為一幅幅必須被紀念之遺跡,成為生命的清明上河圖。

 

紀念著我們曾是一步步穿越地雷壕溝,被炸傷,在炮彈休克症中一次次戰鬥而倖存。從倖存中思考拯救的曙光。

 

起源無可追究,總之,兩兒祕密相約好了般,準確地設定了定時器,開始了讓人(好吧,至少是我)聞風喪膽的風暴期。小的對於世間萬物總無法盡性的在他的掌控之中,日日極頻繁的扔擲火力十足的情緒手榴彈,自爆也爆人(好吧,又是我)。大的對於情緒與想法都像狂風一般地大過他的語言疆界,或是似乎覺察他時不時處於權力薄弱的一方,感到無比憤怒,一天總會來個幾發迫擊炮。

 

 

那些時刻,完全無力招架一波又一波的炮火,只能成為標靶;又或常常滿身被劇烈揚起的塵土,厚厚地埋葬起來。一層,兩層,十層地,我幾乎再也懶得撣去身上的塵土,頹廢的想:乾脆就大家一起變炮灰 (如果有情緒勞動的過勞死,我應該會死於這種吧)。

 

我們是如此緊張地對峙。可悲的是,即使我的肉身已經放棄,但精神卻死不服輸(好個「心靈固然願意,肉體卻軟弱了」)。

 

現在看來,那或許就是一道道不倒下的欲望高牆。誠如包曼所言,欲望就是要吞蝕,要消滅,要收編,他者;將他者的激進他異性,一筆勾銷,抺除,併吞,讓他者與我者之隔閡消失,取消他者之權力;要他成為我──至少成為我者之掌控。我似乎僵持在自己的某些界線上,不願讓步;又或是,偶爾我太過於期待某一些讓我能夠比較舒服的,小孩的型態;又或是,常常我與小孩,都還沒有預備好要面臨些什麼。而當成人的欲望與孩子的欲望堅硬地碰撞時,戰爭是必然的。當然,在那些身心破碎的時刻,我並沒有力氣把眼前的厚重塵土擦去,因此也無法帶著越超性來凝視這一些破壞背後的,是否能夠再建構的意義。

 

每每處在這種時候,覺得上帝會故意放個不起眼的提醒,讓已經幾乎戰死的我,只好又再重新整理自己,再接再厲。如果每一次的戰爭都是一次的解構,那衪總是逼著我在那解構之處,再重構。

 

要學但每次考驗都不及格的,就是成為那個打破的,裝著香膏的玉瓶(可 143)。打破那些高牆,打破固執的我者,把他者看見。要重構的是愛,不是欲望。

 

就算我成長的經驗裡,比較是充斥各種各樣以愛之名行欲望之實的對待,因此必須更艱辛地去思索,愛與欲望之區別。這是我自己的高牆,是我的軟弱,必須破壞、解構、重建。

 

這讓我花許多時間,思考著文明演化至此,是否是適宜尚未被馴化之小人之性格?社會空間對於孩子的生命發展,是否妥善?在讓我困擾的諸多衝突中,有哪些是我自己的需要?哪些是孩子(人類)天性所使然?我該如何在其中找到平衡?我是否在許多指責的時刻,不自覺地削減了孩子正開展的,應該可以成為美好的那一面?

 

我開始練習,協助老大在怒怒快要接管大腦時,搶先一步陪他釐清,他憤怒的原因(對於4歲兒來說,還是受困在小小的語言疆界與有限思維中);

 

當他因為積累的許多不愉快小事,終究必須走到怒怒接管的那一刻,依然繼續練習怎麼讓他抒發,協助他找到能夠讓自己舒服下來的管道(他竟然回答我:「讀繪本」);

 

二歲兒,相較之下單純許多,就是一個想要對世界大展身手卻又經驗或能力不夠,而處處碰壁的不甘心的怒怒;或是要協助他在心裡上預備好各式各樣新的事件;

 

小孩,總特別喜歡「我們」。「我們」一起做點什麼。不洗手洗腳?那我跟你一起去洗;不收玩具?那我跟你一起收(通常我只要坐在椅子上出張嘴或手拿著收納容器,就可以神奇的完成了);

 

永遠記得,他者擁有自己的意志與意見;一直要努力的,就是彼此如何調整。

 

同樣也重要的是,必須跟另一半,相互提醒著對待孩子的方式;也要成為彼此在情緒高漲時刻的救援(而不是火上加油)。

 

我們都是軟弱的,但這並不成為消沉或不積極的理由。在這一切的軟弱中,找到能夠彼此幫助的力量,才不會掉入自怨自憐的困境裡,流沙似的把自己與他人吞沒。

 

有些時候,我們會堅持著不打破,因為認為那會失去了某些「自我」。只是,「自我」亦是從過去一步步建立起來的;自我不該是固態的偏執,它總是液態的可能。那些被打破的,也依然能夠成為新的自我的一部份,誠如植栽修剪後,那些新萌芽的裂口。

 

還是會爆炸啊怎麼可能不會,連耶穌也會生氣的啊!每一次爆炸,就是繼續解構,重新建構愛,謙卑,勇氣,尊重,看見。因為要成為那被打破的玉瓶,如此記念。而或許,如果幸運的話,孩子也會學習到良善與適宜的,關係的建立。

 

(但打破與記念,不是要歌頌偉大,而是要在不甘願之中成為力量。留待下篇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ghand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