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前兩日在兩兄弟常去的校園裡,遇見一個6M的混血寶寶(Laya, 爸爸為澳洲人),媽媽,與Laya的奶奶(從澳洲飛來探視Laya)。遠遠的就望見偌大的草皮上,三個人就很自在的躺在薄墊子上,奶奶還時不時來點伸展操。

 

 

 

一見就是讓人很舒服的景像。
 
 
後來我們就加入她們仨的陣營。因為都是陌生人,弟弟顯得非常緊繃,賴在我身上。我轉頭跟奶奶說:他見到陌生人,就會比較緊張。

 
在我的經驗裡,長軰總是很習慣對嬰兒「品頭論足」--不論認不認識。長軰們總是緊繃/張多一些,多數總喜歡干預介入,我不太知道為什麼會這樣。弟弟這樣的反應,往往會招來長軰的「關愛的碎碎唸」--「怎麼那麼怕生?要多出來走走啊」、「那麼黏媽媽」等,諸如此類,雖然無意義的話,但聽著總是不大爽快。
 
 
澳洲奶奶如是回答:噢,我兒子小時候也是這樣。別擔心,等他16歲,就到處追女生了。
 
 
啊,多麼幽默!多麼讓人心裡舒服的回答!外國奶奶都比較風趣嗎?
 
 
我和蛋爸分享了Laya奶奶的幽默和相處上的輕鬆感。我問:這種幽默感,是民族性?還是個性?能夠養成嗎?我真希望我能像她那樣子回答!

 
我希望擁有幽默。我跟蛋爸說。我知道自己有那樣子的東西在裡頭,只是被厚厚的冰塊(原生家庭的影響)圍起來,常常有破掉一下,裡頭「那個東西」會跑出來(通常出現在文字中),但又馬上被關起來。
 
 
我真的不是那麼嚴肅難以親近的人(大叫)。
 
 
蛋爸的回答讓我思考很久,(粗糙並拙劣)簡單概述如下(他是參考余德慧大師):
 
存在的狀態分為四層:
 
混沌不明(第一層);分別你、我(第二層,應該就是主體性);各種關係(第三層,或稱,愛);身份、自尊、自我等等諸如此類(第四層,稱之為social me應該也行?甚至,加入海德格的todayness亦無不可)。據蛋爸說法,多數的人都以第四層為重(或是說,卡在第四層),卻忘了真正重要的,是第三層的關係的建立。

 
簡而言之,就是多數人都比較在乎「社會期望」--例如,每一種身份所對應的「理想樣貌」(這通常有淪為被物化之嫌),而忽略存在的關鍵,應該是「人」與「人」的關係建立,不應該是固化的「身份」與「身份」的交流。換言之,就是把人當人對待,把人當人來愛。

 
要從第四層回到第三層,蛋爸稱其為「轉身」。如果你對海德格略有認識,就差不多是「向死存有」的意思。因為明白死亡在眼前(或是說,將死之人),所以得以看清,第四層不過是如夢浮世,活著最重要的,是和人的親密關係(根本就海德格嘛這是............)。
 
 
一旦有了這種「轉身」的態度,原本第四層堅持的、固執的、(錯誤)認真的、那些眼下焦慮的,就會不堅持了,不固了,不認真了,在轉身回到第三層後,對生命的幽默感便會油然而生。

 
(唉呀,我就說是很粗糙拙劣的陳述了.............)

 
回到Laya奶奶的回答:她對於我對弟弟的陳述並不認真回答,但是認真在建立她跟我之間的關係(沒有長/晚軰之分,僅就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相遇認識)。所以我會覺得輕鬆,沒有壓迫感。
 
就像,做為一名母親,有時我會忘情於第四層的「母職期待」,太看重眼前的「當下」(所以容易產生焦慮、著急),忘了把時間拉長到死亡面前,忘了該認真的,是和孩子--這個小人--關係的建立(若哪一天我不在世了,留給孩子的記憶,是個刻板拘泥緊張憂慮的母親,還是溫暖關懷尊重包容他的母親),所以我開始接觸RIE,開始參加共學團,開始學習在當母親的同時,也當一個人給孩子看。


我想到那些生命裡讓我覺得如沐春風、幽默風趣的人們,這個「轉身」之說,似乎真有點道理......
 
 
我說:我該把「你已經死了」貼在牆上日日提醒自己要「向死存有」/「轉身」。


但很悲慘的是,蛋爸回答:你還是天天都會「又復活了」。
 


 
馬的。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ghand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