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教材繪本:十二歲的耶穌(Was uns die Bibel erzählt 系列)

 

經文出處──路加福音第二章41-52節:

41 每年逾越節,他父母都上耶路撒冷去。 42 當他十二歲的時候,他們按着過節的規矩上去。 43 守滿了節期,他們回去,孩童耶穌仍舊在耶路撒冷。他的父母並不知道, 44 以為他在同行的人中間,走了一天的路程才在親屬和熟悉的人中找他, 45 既找不着,就回耶路撒冷去找他。 46 過了三天,他們發現他在聖殿裏,坐在教師中間,一面聽,一面問。 47 凡聽見他的人都對他的聰明和應對感到驚奇。 48 他父母看見就很驚奇。他母親對他說:「我兒啊,為甚麼對我們這樣做呢?看哪,你父親和我很焦急,到處找你!」 49 耶穌對他們說:「為甚麼找我呢?難道你們不知道我應當在我父的家裏嗎? 50 他所說的這話,他們不明白。 51 他就同他們下去,回到拿撒勒,並且順從他們。他母親把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裏。 52 耶穌的智慧和身量,並上帝和人喜愛他的心,都一齊增長。 


 

 

今天是首次試上學齡前主日學。在預備的時候,困難之處在於:如何把聖經故事與小小孩們做連結。對小孩們來說,雖然都喜歡聽故事,但聖經完全是天方夜譚吧?它畢竟是,兩千多年前的事了(舊約就又更久了)。

 

當腦海中浮現那些迷惑而不知所云於是開始坐立難安的小臉,讓我決定一開始的定位,就是慢慢的,把天方夜譚般的詞彙跟背景都拉出來介紹(特別參考淺顯易入門的《認識耶穌的10堂課》,賴特著。很怕自己亂講話)。

 

例如:拿撒勒在哪?耶路撒冷在哪?逾越節是什麼?耶穌的爸爸媽媽是誰?聖殿是什麼?耶穌是猶太人。

 

最重要的一點:不要以為你需要把什麼知識或教條塞到這些孩子的腦中。其實學齡前的孩子,最需要的就是遊戲玩耍。像讀繪本一樣的說故事,不帶訓誡的,孩子才會留在你身邊。信仰跟品格一樣,怎麼可能用填鴨式的知識去養成呢?你怎麼覺得你有能力控制孩子的生命方向呢?

 

開始「上課」的時候,所幸有準備教會年曆圖檔(我喜歡這個美麗的版本 http://pymble.unitingchurch.org.au/resources/liturgical-calendar/)。這些小小孩,也全都從來沒想過來教會做什麼?主日學要幹嘛?對於聖誕節的記憶就是可以拿禮物。他們對耶穌,其實沒什麼概念。所以一切,從零開始。

 

孩子們隨意的坐著,說話著,我儘量讓所有人是自在且輕鬆的。我示意父母:沒關係,孩子要動讓他動,不要限制他。

 

我指著教會年曆的前半部,約略講了耶穌的生平。說:「接下來,我們就會開始說耶穌這個人的故事。他有好多故事啊」。(等等看哪一天有小孩突然覺醒,問我:為什麼我們要聽耶穌的故事?)

 

面對平均四歲的小孩,又完全不認識耶穌,我沒有預設能夠問問題或討論。因此對於此節的經文,我只特別挑出逾越節來稍微講「自由」(累積更多故事之後,我打算把逾越節的意義跟耶穌串在一起,以及福音的意義),還有,非常核心的一點:耶穌喜歡在聖殿。喜歡到忘記要跟爸媽回家。我很粗略的把聖殿比喻為孩子現在在的教會。其實更想跟大人說:讓我們一起來把教會營造成為孩子喜歡來的地方。如果聖殿不是一個友善的地方,小耶穌怎麼會在那裡待上好幾天呢?(到底故事是說給孩子聽呢?還是更應該說給大人聽呢?)

 

結束之後,原本不熟的孩子很快地在教室內瘋狂玩在一起。我看著,覺得開心。其實,到底從故事中吸收到了什麼,是其次。面對小小孩們,首要的應該是彼此的團契。所以之後,期待幼兒主日學的形態調整成為:當孩子進到教室時,讓大人小孩都有暖機、預備的時間(因為小小孩剛從合班的詩歌群中過來)。我感覺我們都太急著往什麼地方去了,時常忘記孩子的節奏並非如此。有些孩子可以馬上進入狀況,有些孩子需要多一點時間預備,那麼我們就該替有需求的孩子們撐出空間,在急著想「教導」他們之前,要孩子在主日「學」什麼之前,花點時間,一起遊戲,一起團契。當孩子願意與你平安時,再來說點故事/讀繪本。孩子啊,平日就已經夠弱勢了,被命令聽命於成人世界。如果連教會都不能成為「逃城」,他們為什麼又要來呢?

 

我覺得最難搞,相較之下又擁有最多學習自主權的我家小子,在返家的路上喜滋滋的說:下次還要去教會(餅乾從來也沒成為誘因)。我想我至少走對了方向。

 

小耶穌為什麼會在聖殿待上那麼多天呢?讓我們好好思考這件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ghand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