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原文連結:7 Myths that Discourage Independent Play

 

由孩子主導的遊戲方式,其重要性是一致公認的,也是在育兒領域中,少數專家與教育者都認同的一件事。獨立玩耍能讓孩子更有創意、樂衷於他們所投入的事物中,父母也會連帶地比較快樂、自在。而且這是天性──孩子天生就具備想出各樣遊戲花招的渴望與能力。所以,有什麼不對嗎?

 

 

父母常會跟我分享,他們在建立孩子獨立玩耍的習慣時所碰到的瓶頸。他們說,當他們把寶寶一放下來,寶寶就放聲大哭、小小孩一定要爸媽陪他們玩、或是學齡前的孩子需要很多娛樂或大人下指導棋。

 

這些問題大多是因為對獨玩有一些常見的誤解(我也曾經有過):

 

玩耍迷思 #1:寶寶做不到。 

嬰兒時期是一個極度仰賴他人的時期。僅管如此,從一開始,寶寶就應該被允許替自己做些什麼。~Magda Gerber

 

Magda Gerber的教育觀,與其它育兒方法最大的不同,或許就在於Gerber不認為「嬰兒是無能的」此一常見觀點。誠然,嬰兒需要依賴他人,但她相信嬰兒絕非無能。Gerber與她的啟蒙醫生Emmi Pikler發現,即使是最年幼的嬰兒,也具備自我學習的能力、會想出遊戲的法子跟富探索性的活動、能夠學會技能、懂得寓居(engage)於其身處之環境、與照護者心有靈犀的溝通。

 

由心理學家(例如 Alison Gopnik, Elizabeth Spelke跟Paul Bloom)所進行的腦神經研究,證實了Gerber跟Pikler的觀點(總算等到了)。研究已證明,嬰兒具備活躍的心智能力。

 

但是,這種「嬰兒是有能力」的看法,卻和William Sears醫生(譯註:提倡親密育兒之一)、知名作家Jean Liedloff和其他人的看法完全背道而馳──他們認為嬰兒是被動的、無能的。這個廣為流傳的看法,是他們根據古早的帶孩子習慣而來──寶寶要仰賴他們的照護者提供娛樂、教育,也需要無時無刻有身體上的接觸,好讓寶寶覺得安全。此論述的重點,就是成天把寶寶揹在身上。

 

建立自主玩耍的習慣則是另一套非常不同的思維跟重點──打造一個安全遊戲的空間,相信孩子會進行有意義的獨立活動。不可否認的,嬰兒需要許多愛的抱抱,但在Gerber的想法,嬰兒也需要玩耍。她指出,嬰兒會明確的表示他們何時需要被抱,不過除非我們相信嬰兒有事情要忙,否則嬰兒不可能享受獨玩的樂趣。

 

玩耍迷思 #2:如果寶寶以趴姿被放下來時就開始哭,代表他一定不喜歡玩。 

讓孩子開始自由玩耍的最佳姿式,是仰躺,因為這是他們最自在、自主性最大、最能活動四肢的姿式(你自己可以趴著或躺著試試看)

 

若父母告訴我,即使是把寶寶用仰躺的方式放下,還是立馬大哭,通常是下列原因:

 

a)      突然把寶寶放下或未告知寶寶。嬰兒是有能力的(會仰賴我們,但不是無能),是人,所以我們需要將他們視為溝通的夥伴。我們除了傾聽寶寶,在對他們做什麼事之前,要先以尊重的態度告知。「我現在要把你放到毯子上玩了。」假設寶寶哭了。「嗯,你還沒準備好嗎?」父母可以跟寶寶一起躺著,摸摸他:「剛剛那樣太快了嗎?我就在這裡噢。」

 

如果寶寶還是哭,父母就要把寶寶抱起來,讓他留在父母的大腿上,等到寶寶覺得穩妥了,對環境覺得安心後,再去玩。

 

b)      寶寶已經習慣被抱、扶成坐姿或其它姿式。小嬰孩很有適應力,但傾向於做那些他們習慣的事。在這個美麗新世界,寶寶渴望熟悉感,因此他們的「習慣」養成迅速。例如被抱的習慣,或被扶成坐姿的習慣,往往變成孩子的「需求」──僅管這些「需求」實際上是父母的選擇所造成的。

 

培養自主遊戲的習慣也是一個選擇。當父母在孩子的小睡、進食、換尿布之間的空閒時間,決定讓它成為孩子進行不受干擾遊戲的時間,則自主遊戲的習慣就能很快養成。

 

若父母希望把被抱習慣的孩子,或被大人扶坐習慣的孩子,慢慢培養獨玩的習慣,則要循序漸進的把孩子引導至新的經驗,並且誠實、有耐心的與孩子溝通(「跟以前不一樣了,是吧?」)。

 

c)      父母把寶寶一放下就走人。沒有人喜歡被丟掉的感覺。要開始遊戲時,父母通常先抱著孩子,坐在地上。在把寶寶放下去後,待在那裡一會兒。如果父母決定要離開,一定要跟寶寶說,否則會有損寶寶對父母的信賴度(對遊戲也是)。

 

玩耍迷思 #3:玩=非要做些什麼。

通常最豐富的、最具創造力的玩耍看起來沒什麼,因為它可能只是晃來晃去,天馬行空想像、做白日夢,一些構思。為了要鼓勵這種遊戲方式,我們必須:首先,珍惜它;第二,觀察它;最後,不要干擾。不要干擾的秘訣,就是忍住不跟孩子說話──除非你們四目相交。

 

(註:沉溺在自己世界的開心寶寶,不會因為大人沒跟他們玩就覺得被忽略──即便已經過了好一陣子。寶寶非常知道要怎麼引起注意,相信他們。)

 

玩耍迷思 #4:用門欄圍起來的空間像被限制的牢籠。 

一個安全無慮的空間,是培養獨玩的關鍵。跟著大人到處晃來晃去的寶寶(僅管家中的安全防護都做的很好),比起在安全區域裡的寶寶,比較無法專注在遊戲上面,或感覺到真正的自由。獨玩需要一個完全沒有「不可以」的空間,以及放鬆、信任寶寶的父母。多數時候,父母就待在原地,當年輕探險家有需要時,可以成為他們安全的保壘。

 

玩耍迷思 #5:獨玩=留孩子一個人。 

培養孩子獨玩的眾多好處之一,就是一旦在安全的空間建立起這個習慣後,父母可以暫別他們那心滿意足、自得其樂的孩子,去做點家務、上個厠所、收個信等等。

 

但是最優質的孩子自主遊戲型態,是當我們學到一種孩子共玩的方法,也就是多觀察和回應,較少主動參與。想跟孩子互動是天性,但父母參與到後來常變成指揮官。我們自己玩越多,孩子就會跟著我們的指示,而不是孩子自發的創造遊戲的內容。

 

常有父母問我,該如何減少年紀大一點的孩子,要父母(無意間造成)陪玩的遊戲依賴度。一般而言,首先要相信孩子有能力自己玩,並知道「無所事事」的狀態(以及孩子對無所事事的不滿)是很ok的。然後放輕鬆,就待坐著,讓孩子決定探險方式,等他回來找你。

 

玩耍迷思 #6:當孩子抓狂或尋求幫助,我們應該替他們解決問題。 

只花我們兩秒鐘,就可以把孩子的問題解決,這實在很誘人。但若我們允許抓狂,給予口頭上的支持,不看重結果(因為比起我們,孩子不太在意結果如何),則我們才是在鼓勵孩子,或者給予一些微的幫助,讓孩子完成大部份的過程,而不是我們。

 

當孩子找我們幫忙,先想一想,接下來問孩子:「嗯……你想畫一隻狗?你希望狗狗的耳朵長什麼樣子?喔,尖尖朝上那樣嗎?你畫給我看看。」你甚至可以握著筆,讓孩子移動你的手畫,總之,盡一切可能把遊戲的主權還給孩子,換句話說,有一些活動不用完成也沒關係。

 

玩耍迷思 #7:娛樂孩子是我們的責任;我們應該要跟孩子玩。 

這其中確實有一些道理在裡頭。透過歡樂時光跟孩子締結關係是我們的責任之一,但如果我們鼓勵孩子愛上獨玩,遊戲時間就鮮少感覺是件苦差事──特別是當我們發現,我們可以坐在後座,只要放心相信孩子的駕駛能力,那麼就會樂趣無窮。

 

當我的孩子長大後,他們邀請我跟他們一起玩的機會屈指可數,這反而變成是難能可貴的機會,我總是開心的拋下一切赴宴。現在想想,我根本是常拜託的那位。

 

 

©JanetLansbury
www.JanetLansbury.com

arrow
arrow

    hughand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