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文連結:Blue Sky Thinking
譯文:
「把音樂鈴從嬰兒床拿走;照料好嬰兒的需求,然後就不要再煩他們了。」這句看似莫名奇妙的話,正是引領我接觸Magda Gerber以及其育兒哲學,並成為其追隨者。我在生完老大後的幾個月,在L.A. Parent中讀到這則引文。這也是Gerber撰寫的唯一一篇有關培養孩子創造力之文。
我不記得文章的其它內容,但對於Gerber與眾不同的建議卻印象深刻。那時,我是個迷惘又絕望的新手媽媽。雖然讀了育兒書籍,也聽了許多親友的誠懇建議,但我對於如何照顧我那初生的寶寶,還是覺得毫無頭緒,心裡一點兒都不踏實。我內心覺得,Magda Gerber似乎有我需要的育兒答案。幾週之後,我打給Gerber機構──嬰兒教育與照護資源(RIE),然後帶著三個月大的女兒,開始上親子指引課程。但首先,我先倒帶一下。
在我第一個女兒出生後,我震驚於自己竟然沒有什麼「天生母性直覺」。我原以為,我會知道怎麼照顧我的寶寶。但答案是否定的,而不斷糾纏我的不確定感,快把我榨乾。我被懷中這個美麗小人那些完全沒有妥協餘地的需求,搞得心力交瘁,滿腹疑問。除了要滿足她的生理需要,我自認為應該要在她清醒的每一刻彩衣娛子,只有當她睡著時,我才能偷閒。
我汲汲營營設法讓寶寶時時刻刻都很忙碌,為此,我買了許多特別會賣給新手父母、各種噱頭十足的玩意兒。我大女兒,她的嬰兒床上有一個旋轉的音樂鈴(她需要一睜開眼就有得玩!)。她有一個電動的搖椅,能催眠她,讓她進入一種迷迷糊糊的半昏睡狀態,有時會讓她小瞇一會兒,但父母看著,總覺得哪裡怪怪的。白天的時候,她坐在嬰兒餐椅上,繫著安全帶,我會掛一個有音樂的玩偶牛,讓那隻牛不斷播音樂。很怪的是,那隻牛播的音樂是〈瑪莉有隻小羊〉,讓我對一切感到更困惑。我覺得很累,很焦慮,不知所措,但我不知原因為何。
當我帶女兒參加第一次的親子課程,指導員要我把女兒放在地板的毯子上躺著。兩個小時裡,她眼睛瞪得大大的,看一看四周,偶爾吸著大姆指。在那時,我看見了一個獨特的、跟我完全相異的人。我見識到一名嬰兒,有著自己的想法,根本不需要我,或是音樂牛──兩個小時裡,她什麼都不需要!那真是個育兒的天啟時刻。我發現如何將寶寶視為一個「人」來欣賞,不再是我的延伸,無時無刻需要我。我看她看得入迷,試著想像她在想些什麼。最重要的是,我可以想見,以後白天我可以喘息、放鬆、享受和女兒的時光──甚至在她清醒時,我可以短暫離開一下。
一週有一日,我會帶著女兒去上親子課程。Magder Gerber的看法,徹底翻轉了我(本來就知道不多的)的育兒觀念。我開始從女兒的角度看世界;我慢慢理解Magda在L.A. Parent文章中的那句引言──關於孩子的創造力。讓我們從「把音樂鈴拿走」說起。
每一名嬰兒都是獨立的個體。藝術家跟富有創造力的人──無論是畫家、音樂家、作家、建築師、或哲學家──都是因為其獨特性,以及對世界特有的見解,因此享富盛名。如果嬰兒不是每次醒來就被迫盯著床上的音樂鈴、聽音樂,或是在他面前玩手搖鈴,而是他能夠花一些時間,凝視、傾聽、觸碰、檢視環境裡他感興之物,那麼,他就有較多的機會能夠認識自己獨特的存有。在嬰兒的世界裡,他能做的選擇少得可憐,所以,在這件事上,不如讓他自己做選擇。如果我們有個玩具,或不錯的音樂鈴想跟他分享,我們可以把它放在房間的某一處,讓寶寶自己決定要不要看、何時想看。
Magda Gerber引言的第二部份,點出了父母需要充份利用日常的照護事項。當我們餵奶、幫寶寶洗澡、換尿布、準備送上床睡覺,在這些時刻,若我們能夠給予寶寶完全的關注,那麼,我們不僅滿足了他的身體需求,同時也滿足了他的心理需求。Magda鼓勵我們,好好利用這些親密接觸時刻、這些需要合作完成的照護事項,它們有益於親子關係的維繫,而不是十萬火急的速戰速決,以便有更多遊戲時間。如果孩子在日常照護事項中,可以擁有父母全心的注意力,他就已經充飽電,可以自己獨玩了。
獨玩的想法,也就呼應了Magda引言中的最後部份:「不要再煩他們了。」
「不要再煩寶寶」(譯註:就是留寶寶自己一人)聽起來冷酷又無情,但是由寶寶主導的遊戲時間,可能是對孩子最佳的。讓孩子擁有不被干擾的時間,讓他自己「在那裡」(be),有助於激發創造力與自信(前提是,生理需求已經滿足)。父母可以安靜的在一旁觀察,欣賞寶寶自發的活動;或是在緊鄰的房間裡,若寶寶有需要可以立即回應。家中的老二或老三往往較能享有這種「自由」,因為父母比較放鬆,也比較懶得去刺激或娛樂孩子。這是Magda所謂的「良性忽視」(benign neglect)。
New York Times最近的一篇文章──“Your Baby is Smarter Than You Think”(由Alison Gopnik所撰)──強調天馬行空想像(blue-sky speculation)的重要,這是一個「想像世界如何可能不同」的機會。寶寶在安全的環境裡,進行自發的探索,可以視為其正在建立自己的生命觀。唯有不受擾的時間,才能讓孩子與自己的內心世界開始溝通。他能夠用全身的感官,去經驗環境中每一樣有趣的細微事物;他與自己相處融洽;他很自在。
我第一次接觸到Magda Gerber的字慧,其中所透出的洞見,讓人受益無窮,好來應付日趨複雜的世界。在Daniel Pink的著作《未來在等待的人才》中提到,未來將是感性時代掛帥,我們的孩子需要有預備,才能夠在其中「生存並蓬勃」。從小就培養孩子天馬行空想像的能力,可以奠定創意與策略思維的穩健基石。「這些人──藝術家、發明家、設計家、說故事的、提供照顧的、諮商員、整合思考者──將會獲得社會最豐盛的報償,享有最大的喜樂。」
嬰兒具有整合思考的能力──如果我們讓他們有時間思考的話。
©JanetLansbury
www.JanetLansbury.com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