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路加福音:

10:25 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,說:「老師!我該做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?」 
10:26 耶穌對他說:「律法上寫的是甚麼?你是怎樣念的呢?」 
10:27 他回答說:「你要盡心、盡性、盡力、盡意愛主-你的上帝,又要愛鄰( 「鄰」也可譯作「人」。)如己。」 
10:28 耶穌對他說:「你回答得正確,你這樣做就會得永生。」 
10:29 那人要證明自己有理,就對耶穌說:「誰是我的鄰舍呢?」 
10:30 耶穌回答:「有一個人從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,落在強盜手中。他們剝去他的衣裳,把他打個半死,丟下他走了。 
10:31 偶然有一個祭司從那條路下來,看見他就從另一邊過去了。 
10:32 又有一個利未人來到那裏,看見他,也照樣從另一邊過去了。 
10:33 可是,有一個撒瑪利亞人路過那裏,看見他就動了慈心, 
10:34 上前用油和酒倒在他的傷處,包裹好了,扶他騎上自己的牲口,帶他到旅店裏去,照應他。 
10:35 第二天,他拿出兩個銀幣來,交給店主,說:『請你照應他,額外的費用,我回來時會還你。』 
10:36 你想,這三個人哪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那人的鄰舍呢?」 
10:37 他說:「是憐憫他的。」耶穌對他說:「你去,照樣做吧!」


 

好撒瑪利亞人,是新約中很著名的一則比喻。律法師故意問了一個,答案早已清楚記載在律法書上的問題。如何獲得永生?「愛鄰如己」的「鄰舍」,到底是誰?但其實他更想挑戰耶穌:誰配得上帝的愛?誰有資格獲得上帝的愛?這個鄰舍,是指猶太人嗎?非我族類者,就不是我的鄰舍嗎?因此不配得上帝的愛。

 

耶穌不直接回答他,只說了當一個被強盜打得半死的人,在祭司、利未人、撒馬利亞人路過之中,誰出手幫助了那人。祭司與利未人,都是在聖殿中事奉者(神職人員)。但面對滿是血的半死之人,也許他們首先顧忌著在律法上的潔淨規矩(死屍是沾染不潔),又或是害怕也被強盜襲擊,因此對那人視而不見。反而是猶太人視為可鄙賤民的撒馬利亞人(與異族通婚,去敬拜其它神祉的非猶太人,但從歷史上看其實有一點猶太血統。因為與異族通婚,所以被「純」猶太人瞧不起。這兩族人彼此仇視已久),竟然「動了慈心」,並且拿出實際行動,出手相救那人,不求回報地全力幫助他康復。

 

誰是那受傷者的鄰舍呢?「誰配得上帝的愛」,是一開始就問錯的問題。真正該問的,是我們有沒有用行動去實踐我們對上帝的thiàⁿ(愛/疼)。祭司與利未人都是事奉上帝的,照理說,應該是最能回應上帝之愛的,明白律法並實踐出愛。但面對極需援助者時,卻因為死守文字(律法),心就如同蒙上了一層面紗,看不見律法背後的精神,因而心剛硬,未曾動慈心。他們有沒有愛?有,但那份愛是用在維護自己身份、名譽、自尊、慾望之中,是容易的愛,是人性根本的愛。那位半死之人(應該是猶太人),看見自己的同胞頭也不回地走掉,該有多麼絕望? 

 

與之對比的,則是被猶太人瞧不起的撒馬利亞人,竟然成為援助者的幫助與鄰舍。撒馬利亞人的愛,使人想起耶穌的教導:「你們若只愛那愛你們的人,有甚麼可感謝的呢?就是罪人也愛那愛他們的人。你們若善待那善待你們的人,有甚麼可感謝的呢?就是罪人也是這樣做。」

「你們倒要愛仇敵,要善待他們,並要借給人不指望償還,你們的賞賜就很多了,你們必作至高者的兒子,因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。你們要仁慈,像你們的父是仁慈的。」(路加福音6章)。此種超越人本性的愛,就是這則比喻一再提醒我們的。耶穌的道成肉身,跨越了界線的藩籬,為世人捨命,即是活出了此種超越人性的愛──是不以己身考量為出發,而願意動了仁慈之心,把藩籬打破,謙卑地成為他人的幫助。然而,我們也不能忽略,撒馬利亞人的牲口所扮演的關鍵角色--如果沒有牲口能夠成為這項仁慈行動中的幫助(協助搬運傷者),撒馬利亞人也會願意停下來,動了慈心嗎?

 

故事中受傷的人,那個傷,何嘗不能夠是我們肉眼所無法見的傷?不是身體髮膚之傷?而是內心的傷。造成傷害的強盜,可能是社會結構(年齡、社經階級、國族、性別)中的弱勢族群,這結構甚至會層層交織,造成深淺不一的壓迫與傷害。又或是再加上原生家庭的錯綜複雜,那些傷,比起肉身的傷,有過之而無不及。但卻極難以被察覺與辨識。

 

其實,我們的身上,都同時存在著祭司、利未人、與撒馬利亞人。多數的時候,我們對於「愛」的認識,是很祭司跟利未人的。我們有自己想堅持的立場、維護的界線、不能動搖的價值、恐懼的事情、擔憂的未來……它們綁著我們,讓我們處在不諒解、過份焦慮、氣急敗壞的狀態之中。如同面紗一般,它遮蔽了我們能夠流動往撒馬利亞人的可能,因為我們看不見別人那些心裡的傷痕與缺憾。看不見是輕省的,畢竟祭司跟利未人的愛比較不費力,也幾乎是與生俱來,不需要特別教育的。

 

撒馬利亞人的愛(thiàⁿ),則是一種靈性夠深厚與強大的愛。它能夠幫助我們觀看到肉眼不可見之傷,進而願意放下自己,走入全然關照他人的倫理關係。而與他同行的牲口,那隻成為行動中也不可忽視的力量,也就是我們生命當中所經驗、反思、累積對愛的真締理解的內在能量。這股靈性的能量,如同故事中的牲口,在關鍵時刻成為了實踐愛鄰舍幫助,是讓撒馬利亞人願意伸出援手的支持。這愛是艱苦的,是疼痛的(thiàⁿ),是要來來返返(誠如那位撒馬利亞人一樣)持續關照的,是費力的,是要教育的。那些海岸山脈的瑞士人、德蕾莎修女、奉獻畢生於台灣的白寶珠故娘……他們所體現的,就是撒馬利亞人的愛。如果我們還會為著他們的故事感動,也就說明了為何這個時代,我們還需要聖經的緣故吧。因為需要好撒馬利亞人的故事來持續提醒我們,世界畢竟需要仁慈的。願我們能看見每個人心裡的傷,對愛的理解都能移動,都能養成一隻幫助我們去愛的牲口,擺盪到撒馬利亞人那邊去。
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ghand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