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「共學不是請客吃飯、不是做文章、不是繪畫繡花,不能那樣雅緻、那樣從容不迫、文質彬彬、那樣溫良恭讓」

 

 

兩年前,在台南平日團尚未有領隊時,團體存在著一股讓新進成員無法融入的氣氛。那些較「資深」而彼此非常熟稔的母親們,對於新加入的成員如我,是一股堅不可跨的高牆。偶爾逼自己提起動力參加「共學」,卻因為感不到被接納,多半就是看著各家孩子放任的玩著。性質淪為和普通日子帶孩子去公園放風無異,於是充滿失望地退出。

 

兩年間,有機會與後來成為平日一團的三位媽媽們較有私交,因此再次硬著頭皮,鼓起勇氣帶著已經進入有強烈同儕需求的孩子,重新回鍋共學。然而,兩年前的那份無法融入感仍存在──僅管強度已稍減弱。但為了孩子的需要,暫時逼著自己留在團內;再很緩慢地,藉著自己孩子與其他孩子交誼的機會,慢慢去熟悉團裡的大人。

 

經過兩年的觀察,有點訝異這種對新進成員並不是非常友善與積極的感覺,依舊還在。當時與帶著學生進行自主的草根運動與組織改造的先生聊過後,約略感覺到這個團體/組織處在一個停滯的狀態,是一個沒有太大「動力」的鬆散團體。這是極度可惜的。好不容易,可以招聚到一群在理念上雷同的人,卻似乎沒有繼續往「留住」、「成長」、「幸福」的前方邁進。起初在團體邊緣徘徊的我,感受不到強烈的、能夠讓自己非常積極的「想要來共學」。每一次的聚集,很容易又變成換個地方帶孩子放風並且交朋友的時間。

 

然後我還要因此而付費?

 

直到參加一個月後,我蒐集到了兩個小生命的故事(請見:假如故事們能織成力量的網)。在那一刻我有點明白,如果我真心在乎這個團體,勢必要更積極地付出什麼,而不是拍拍屁股走人。

 

要成為幫助,得先成為那個打破的,裝著香膏的玉瓶(可 14:3)。

 

只是那些覺察到的不對勁,都只能先暫放心底。畢竟我無法確定團體的關係是否夠厚實與穩固,能夠接受我的看見。於是我僅先透過我較能夠上手的──繪本──來照顧那些在邊緣遊走的孩子,試圖與之建立關係。有餘力的話,便儘量記錄下孩子群某一些互動過程。

 

直到邁入第五個月,注意到自己四歲的孩子在共學時逐漸累積起的,被傷害的情緒,並間接地產生了某些行為變化。我於是按耐不住,先行發難,在團內表明我對孩子們相處時的不安與疑問,並希望成員們一同商討對策。

 

在貌似風平浪靜的團內,終於應該把底下的風起雲湧揭開來,全體面對。

 

於是在共學的場合,所有人都坐下來,好好的聽一聽彼此的(黑暗)故事。

 

針對孩子互動的部份,需要一雙雙觀察者的眼,甚至記錄於社團中,讓所有人能夠參與討論。在事件發生的當下,若有孩子情緒受傷,則先照撫受傷的孩子。其餘與事件有關的孩子,則分別由父母事後了解。而大人們也可以對孩子某些規則不斷提問,刺激孩子的思考廣度。若說來共學的孩子,是要來學「好好說道理」,則大人要思考出如何引導孩子「說話」、「表達」的策略,繪本閱讀是其一(利用吃點心之藉口行讀繪本之實)。而設計某些遊戲,讓孩子在團體遊戲中學習到某些較合宜的互動方式,亦是可行之策。

 

針對新進成員有難以融入之感,或許可藉由「小天使」的認領,也可指派兩到三戶,除了在共學時主動關心,亦需要在非共學的日子,私約出來共學,藉此破冰,讓新團員不致於孤立無援。

 

看似不足為道的策略,卻是花了很長時間,才一路看見問題、指出問題、討論問題、解決問題。當然,策略永遠是變動的,但能夠邁出這個微小但艱鉅的一步,共學團的存在才有了更深刻的意義。

 

然而,僅是坦誠與聆聽,是絕對不足的。沒有策略與行動,沒有所有家庭有足夠的醒悟,必須一齊往共好的前方去,一切都只將消散在風中。若要讓共學真正成為共好,唯有所有的家庭都願意打破自己,願意覺醒、付出、灌溉。在能夠真正「留下」成員後,繼續往「成長」、「幸福」的前方邁進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ghand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