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原文連結:Share...Wait Your Turn...Don't Touch...Playdate Rules that Limit Learning (And What to Try Instead)

譯文如下:

Ryan與Luis都想玩托育中心遊戲區的三輪車,兩個孩子開始拉扯三輪車的座椅,同時喊著:「我的,我的。」過不久,兩個孩子都開始哭了。他們的照顧者見此,便移至兩個孩子旁。她彎下身,單腳曲膝,跟孩子們說:「你們兩個都想玩三輪車。」兩個孩子繼續爭奪。Luis跌倒撞到三輪車,使得車子向前滑了一些。當Ryan目睹車子向前動之後,便止住了眼淚。兩個孩子呵呵大笑,開始一起推那台車子。(摘自Your Self-Confident Baby,Magda Gerber與Alison Johnson合著)

 
Magda Gerber所舉的例子--孩子共同解決爭執,最後一起玩--並不是殊例。我在RIE 父母/寶寶與幼兒指導課程中,每週都會上演這種有點混亂但交換成功的例子。我想起最近的兩個例子:

 
Charlotte,七個月大的寶寶,已經會在地上四處「趖來趖去」(sô-lâi-sô-khì),正靠近Daisy(仰躺著還不會翻身)。我靜靜的移至兩個寶寶旁邊,當Charlotte在碰Daisy的肚子時,我將我的手放在Charlotte身旁。我輕輕的對Daisy說明:「Charlotte在摸你的肚子」。當Charlotte開始用力時,我很輕的引導她的手,溫柔的說:「輕輕的」。我發現,Daisy看起來很放鬆,在Charlotte「趖」走之前,她感覺滿喜歡這樣子的互動。

 
兩歲的Ben跟Arthur,兩個都握住玩具校車不放。當Arthur把玩具從Ben手中拿走之後,Ben開始尖叫。我一邊接近兩個孩子,一邊說:「你們兩個都想要那台車,現在車在Arthur手中。」然後我對Ben點了點頭,以同理的口吻跟他說:「真的很難受吧。」Arthur愣在那裡,想搞清楚發生了什麼事,此時,Ben再度要拿車子。突然,Arthur轉身,手上還拿著車子,拔腿就跑,Ben在後頭追著他。他們兩個在外頭的木質地板上不斷繞圈圈,邊尖叫大笑。這個歡樂的你追我跑遊戲持續了好幾分鐘。最讓人覺得有趣的(而且很明顯),就是Ben每週會用不同的玩具,想方設法開始這個遊戲,有時候甚至不用玩具。其他想參一腳的孩子也會加入這個遊戲中。

 
若我們不讓Charlotte碰Daisy,或是要Arthur分享,或是跟Ben說要輪流,那麼會發生什麼事?
 
分開
 
要孩子分享玩具、不准碰、誰先拿到的?要輪流玩,這些規矩在當下的效果就是把孩子分隔開來。當孩子們陷入糾紛的時候,這似乎是個不錯的方法--沒有人喜歡看孩子不快樂--可是,無論是玩伴遊戲(playdates)、PG團(playgroups)或幼兒園,不都鼓勵孩子要學著一起玩嗎?如果我們不讓孩子用他們的方式社交,為何要費力去安排社交環境?
 
在我近20年來觀察寶寶與幼兒的經驗中,我發現,學習一起玩正是孩子正在做的事。但是,若孩子遵循我們的規定,要輪流玩、分開玩,那麼他們就沒有機會學。
 
在衝突正要一觸即發時,把兩個纏鬥中的孩子分開是很簡單的。不過,我認為孩子早點學到互搶、協商、然後和其他人和平共處,他們將來就會好過多了。你或許會想:讓孩子們為了玩具而互不相讓,這跟和平共處哪裡有關係?其實,競爭不就是人類關係中的常存情況嗎?~Magda Gerber

 
強調「東西」
 
除了讓孩子分開,強迫孩子分享(就是:你要把玩具給其他小朋友玩),或堅持大家要輪流,會讓孩子把焦點都集中在玩具或物件上,而不是跟其他人的交誼上。就算多數的孩子會經歷佔有欲時期,如果我們平靜的接受這件事,那麼孩子就能早一點渡過這個階段。
 
你可能會擔心,孩子不願分享代表他會變成自私的人,或是你的教養方式出了問題。記住,幼兒的「這是我的」佔有欲時期是一個正常的階段,它會過去的。~Magda Gerber
 
幼兒與學齡前兒童是出乎恴料的懂得變通、善於原諒、慷慨大方,他們也常常被其他孩子吸引。所以,為什麼老是要說「輪到他/她玩」、「玩具在他們手上,要等他們玩完」。在家的時候,孩子的玩具愛玩多久,就玩多久。或許他們在社交場合中不用老是得把玩具玩完。(譯註:此句有點反諷,要回到原文比較讀得出來)
 
我在課程中有一次奇妙的經驗:Greta是一名健康、有氣質、有些內向的2歲孩子,她總是會把玩具給其他同擠,藉此建立關係。不過有一天,她表現出異常的佔有態度,可能因為和家人旅行很長一段時間,所以需要找回一些她能控制的東西。她不斷把Annie的玩具拿走(Annie是當天課程中的唯一的一名孩子,她是我見過最善良、最怡然自得的幼兒)。
 
Annie好像也不介意把她拿到的玩具給別人,Greta就把拿來的玩具全都疊在媽媽的腿上。Annie看起來一派輕鬆,無憂無慮,而Greta則顯得很固執、緊繃。這讓我想起即興演出的演員。想像有個導演正在把角色派給這兩個孩子。「OK, Greta,妳現在有強烈需要東西的衝動,你需要佔有全部的東西……Annie,妳一直處在幸福的狀態,沒什麼事能讓妳煩心。」
 
在RIE課程中,我們不吝嗇的讓這些狀況劇上演。我們觀察了幾分鐘之後,我問了一個無需回答的問題(rhetorical question):「你覺得誰的權力大?」

 
依賴大人
 
大人介入越多,越幫孩子決定什麼是公平的、孩子該怎麼玩,孩子就越認為,他們需要這樣的規矩。
 
從經驗中學習的關鍵就是自己把問題解決。可是,當我們看到孩子試著解決問題,我們就阻止他們,因為覺得孩子們很痛苦。~Magda Gerber
 
我可以理解想要訂規則的原因:
 
-規則(通常)可以平息紛爭,而我們不喜歡看到孩子有爭奪的情形。
 
-比起觀察、評估、視情況進行個案處理,「一體適用」(one-size-fits-all)的規則與「找人解決」的方式,簡單又迅速。
 
-孩子很快就學會我們的規則,甚至沾沾自喜。
 
-即使我們在社交環境中想讓孩子有多一點喘息空間,但朋友、其他家庭、陌生人會期望我們遵守他們的規則(見下)。


 
在RIE的課程中,只有一條鐵則:不准傷害彼此。當孩子在爭奪玩具時,大人會靠近他們,以支援並保護孩子。為避免打人、推人、揍人、咬人或用頭撞人,我們會以手來阻止這些行為發生,或是把一個孩子的手從其他人身上移開。我們會公平客觀的反映孩子的行為與感受(如上述例子)。Magda Gerber(RIE創始人)稱此為「實況轉播」(sportscasting)。實況轉播,再加上我們的耐心,接納孩子的感受,往往就是孩子找到解決方法所需要的。
 
 
當孩子好像卡住了,而爭奪戰持續時,我們以最低限度的方式介入,確保孩子學得更多。這表示,有些時候,「等她玩完」或「我不能再讓你從Joe手上拿走玩具」等等的回答,可能是孩子需要的。這樣的情況視個案處理,孩子才能從中學到更多,懂得如何解決問題,建立自信。

 
 
問與答(我超想這麼做的!):
 
1. 如果我是和希望孩子分享玩具的家長在一起,我該怎麼做?
 
如果孩子看起來對彼此有興趣了,可以輕鬆、開門見山的問:「你希望我馬上阻止搶玩具的情況發生,或是讓他們自己想辦法?」如果另一個家長希望介入,而我的孩子是主動的一方,我會盡全力,溫和的避免我的孩子拿別人的玩具,如果來不及阻止,我會問孩子要自己把玩具還給人家,還是需要我幫忙。我認為應該要保護我們的孩子,不要被貼上小霸王或壞孩子的標籤。我也不會讓我的孩子擋著溜滑梯,或是有人要溜下去時他從另一邊爬上去,或是插隊等等。在這種情況下,就要教孩子共享遊樂設施跟輪流的規矩。
 
 
2. 我該如何找到會讓孩子自行渡過搶玩具之爭的父母或團體?(作者在此談到她所成立的論壇,因為遠在美國,這段就不譯了)


 
3. 如果孩子間有年齡的差距(像是手足)怎麼辦?
 
我還是建議進行實況轉播、降低介入、同理孩子的感受,用教練態度的方式處理紛爭,若無其事的提供孩子其他選項,而不是把規則強加在孩子身上(除非有安全考量),或像裁判那樣進行仲裁。手足就是會相爭,相較於與同儕的相爭,手足間更需要不打不相識,孩子們才能找到彼此間的相處方式。這很困難,但切記要心平氣和,不站在任何一方。

 
4. 孩子發生紛爭時,我該如何保持冷靜?
 
深呼吸,相信孩子,也要知道你的態度是關鍵。如果你像我們在RIE課程中,那樣子觀察寶寶跟幼兒,你會知道,父母的情緒有極大的影響力。在這些情況中,若父母保持中立,孩子們就不會覺得有什麼大問題,也就不大會難過太久(除非孩子累了、長牙、餓了,或是有其它事件)。切記:學習就是一個亂糟糟的過程,而讓孩子表達他們的情緒是正面的作法。
 


看孩子搶一個玩具,在那裡呼天搶地、爭奪,而不介入,真的很難。但當我這麼做,我很訝異,這些衝突竟然一下子就煙消雲散。孩子一下子就解決了,早就在找其它事情忙。他們有機會感受、表達他們真實的感覺,學著接受真實世界的結果,然後繼續向前。(Dear Parent: Caring for Infants with Respect中,一位家長的評語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ughand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